市城建控股港城水务公司党支部严格贯彻落实“三组联建”深化提升方案,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着力推进“3+3+3”三组联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小组政治引领作用、生产班组聚力攻坚作用、工会小组桥梁纽带作用,为公司一线“绩优班组”建设助力赋能、提质增色。
践行“三个加力”,构建“三组联建”新格局
一是在制度上加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港城水务“三组联建”会议、活动、监督联动保障机制》,增加党小组、生产班组、工会小组“黏”合剂作用,发挥“联”效应,指导三组联动,统筹活动开展。党支部负责人与生产班组组长签订三组共建协议,将党小组与生产班组、工会小组有效联系在一起,提高沟通协调效率,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在思想上加力,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强化党小组与生产班组、工会小组的互融互通,根据需要,党小组长参加班组会议,宣讲党的好政策,传递党的好声音,班组员工积极参与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强党性、练内功,在联学联建中,凝聚思想共识,培育发展格局。三是在举措上加力,搭建协同联动机制。采取“班组党员挂靠联系人”“党员亲情谈心谈话”等措施,通过选派优秀党员深入班组一线,将党组织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生产一线,及时了解班组员工实际困难并上报,最大限度给予关心爱护。
做实“三个动作”,实现“互融互促”新气象
一是点一盏灯,照亮党员践行路。将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示范岗”,作为发挥党员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抓手,根据党员工作任务、能力素质、活动区域等合理划分“党员责任区”。在生产一线建立“党员示范岗”,选树优秀党员,并结合岗位实际,进行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示范引领,接受群众监督,赋能党员在班组管理标准化、岗位操作标准化、现场作业标准化中做业绩、树标杆。二是绘一幅图,改善生态惠民生。港城水务公司始终把保障和服务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以赴做好原水供应、污水处理、污泥干化三条民生产业链,党员率先垂范攻坚生产项目一线,以党建带工建,三组形成合力,持续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能力。上半年累计处理污水约2612万吨,同比增长35%,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累计输送原水7806万吨,同比增长2.7%,日均供水42.2万吨。三是拧一股绳,守牢安全防护网。以“创建绩优班组,实现管理升级”为导向,针对污水处理厂现场作业点多面广、安全管理难度大的特点,除日常安全管理,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纪检+安全”联检联查活动,将安全生产融入班组活动,共同筑牢安全生产“生命线”。今年以来,通过“纪检+安全”双监督模式,排查消除安全隐患35项,整改率100%,实现隐患整改闭环,进一步压紧压实生产班组安全履职主体责任,推动纪检监督与三组活动有效联动。
完善“三个体系”,释放“赋能发展”新活力
一是积极探索“四聚焦四培育”体系。近年来,港城水务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按照“三型五化”的建设思路,推动实施“四聚焦四培育”工程,以政治引领机制、创新发展机制、赋能成长机制为根基,充分发挥“三组联建”作用,为公司发展赋能增效。二是完善班组“发展阵地”体系。打造“实用型+示范性+宣传化”的“三组联建”活动主阵地—“水务创新工作室”,依托阵地,班组成员围绕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优化工艺等方面开展修旧利废、技改技革10余项,节约生产成本150万元;与高校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在专利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三组从形式上的“联”转为实质上的“融”,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三是构建班组“比学争优”体系。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赋能职工成长,出台《港城水务公司工段长、班长管理办法》,一线职工通过竞聘可成为工段长,经过岗位实践、压担磨炼,甚至可晋升为项目负责人。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岗位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先后培育庄亚梅等技术能手8名,“城南绩优班组”荣获省工人先锋号、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荣誉,城南污水处理厂连续三次获得省住建厅城镇污水处理厂考核优秀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