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生产势头强劲,生产连续三月刷新历史峰值,累计完成吞吐量2.70亿吨、同比增长7.69%,集装箱520.52万标箱、同比增长8.34%。在提量大宗散货、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赋能智慧绿色港口三大核心领域,均取得突破性实效,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大宗散货量效齐升,增长势头领跑行业。依托完善的散货运输体系与高效的作业保障能力,港口大宗散货业务实现稳步增长,成为拉动货物吞吐量的核心引擎。截至9月底,重点散货品类吞吐量均呈现显著增幅:铁矿石完成6726.77万吨、同比增长2.49%,红土镍矿完成900.51万吨、同比激增70.27%,有色矿完成317.28万吨、同比增长25.61%,焦炭完成16.06万吨、同比暴涨304.82%,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增速,有效满足区域工业用能需求,进一步巩固了连云港港在北方散货运输枢纽的地位。二是深耕“一带一路”建设,通道能级再攀新高。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拓展内外贸运输通道,航线网络与服务半径不断延伸。在远洋航线方面,成功开辟“连云港-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集装箱北极航线,年内累计新开航线达9条。在内陆通道方面,首开“连云港-蚌埠港”外贸陆改水铁水联运通道,将港口“出海口”功能直接延伸至内陆腹地,通过“陆改水+铁水联运”的组合模式,预计可降低国内段运输成本30%以上,为皖北地区开辟了更经济的出海路径。此外,“连申快航”品牌效应持续凸显,截至9月底完成集装箱运输量12.13万标箱,同比增长29.60%,成为连沪两地运输的“黄金航线”。三是智慧绿色双轮驱动,转型标杆地位凸显。以数字化、绿色化为转型方向,加速推进智慧港口与绿色港口建设,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落地。在智慧化建设方面,智能化集装箱码头TOS系统(码头操作系统)全面升级,实现了集装箱作业全流程自动化调度;中国电子口岸连云港综合服务窗口正式上线,整合了报关、报检、物流等多环节服务,有效推动港口通关效率提升。在绿色化发展方面,自主研发的纯电拖轮成果丰硕:第四艘纯电拖轮“深港电拖1”已正式交付深圳港,第五艘自用纯电拖轮“云港电拖三号”将于年底前建成交付,全国首艘冰区加强型纯电拖轮“渤港电拖1”在连云港纯电拖轮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上水。